大家好,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,就是关于厦门与历史文化的问题,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厦门与历史文化的解答,让我们一起看看吧。
厦门发展的历史?
1980年10月,***院批准设立厦门经济特区,这片土地翻开了开放发展新篇章。如今,40载岁月峥嵘,乘着改革开放的春风,曾经硝烟弥漫的海防前线,正向着一座高素质高颜值现代化国际化城市迈进。
厦门的历史是短暂而精彩的。他没有悠久的历史,但是他的故事同样精彩
提到厦门不得不提到一位家喻户晓的人物,郑成功。自明以前,厦门在历史上几乎没有任何存在感。直到明末清初郑成功以厦门岛为据点进行贸易活动,作为反清复明的经费,虽然最终以失败告终,但是还是为这座城市刻上了他的痕迹,鼓浪屿上皓月园伫立着了他的雕像。厦大的演武场操场据说是以前屯兵操练的地方。
厦门有多少年历史?
先秦时期,厦门开始存在,属百越之地。《汉书·地理志》记载,百越的分布“自交趾至会稽七八千里,百越杂处,各有种姓”。所谓先秦就是秦朝以前的春秋战国时期 ,秦朝是公元前221年 统一,所以厦门到现在历史为2239年。
5 厦门卫视之前是什么?
厦门卫视以厦门腔闽南语节目为主,以***、文化、艺术和新闻资讯为主要内容。2012年10月,厦门卫视宣布将于2013年5月1日于国内部分地区落地,而在2013年3月18日完成对福建全省的覆盖。2013年3月末,为了增强在国内的覆盖,厦门卫视与东南卫视捆绑使用中星6B卫星、开始以普通话广播,而在亚太5号卫星上的厦门卫视则继续以厦门腔闽南语节目为主。2014年2月11日起,厦门卫视***版在厦门市内测试播出,标清版也开始过渡16:9压缩播出该频道上星初期,呼号厦门电视台“海峡卫视”,原“红门”造型台标是倒过来的,一直到2005年10月1日福建电视台的外宣频道“东南电视台国际频道”更名“福建海峡卫视”开始,厦门“海峡卫视”更名“厦门卫视”至今,台标倒回“正门”形状。厦门卫视于2015年3月30日18时正式停用原“红门”造型台标,启用“蓝底白鹭”造型新台标:新台标在厦门电视台频道标识基础上进行升级,以“展开双翅的白鹭”为主体形象,结合“厦门”汉语拼音首字母“X”。至此,厦门卫视同厦门电视台本地频道统一使用白鹭台标。
厦门黄厝历史?
厦门黄厝位于厦门市思明区,是厦门历史文化名胜古迹之一,也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黄厝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唐朝,当时的黄厝被称为“厦门神社”,是厦门居民祭祀神明和庆祝新春的地方。此后,黄厝历经百余年发展,形成了今天所见的样貌。
在黄厝村境地还保留着唐、宋、元、明、清、民国等年代古屋建筑,这些不同朝代的古建筑是黄厝村千年历史变迁的见证。其中,黄厝宗祠始建于明朝时期,是一座二进三间开、歇山式建筑,主面积288平方米,占地1800平方米,目前已被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建筑物。
此外,黄厝的古庙也是其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。唐宋时期的佛教非常盛行,所以黄厝村辖区内的古庙,80%以上都始建于唐末宋初,至今也有千年的历史。这些寺庙建筑是黄厝深厚历史文化的体现。
在近代历史上,黄厝人民也展现出了坚韧不拔的精神。1949年***军队撤出大陆前,对黄厝进行了残酷的“清剿”,但黄厝人民坚决***,展现出了顽强的抵抗精神。
如今,黄厝不仅是一个历史文化名胜,也是一个热门的旅游景点。游客们可以在这里欣赏到众多的古建筑、古庙和祠堂,感受到黄厝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。同时,黄厝海滩也是一个不可错过的景点,这里海滩长度较长,干净整洁,是观赏日出的绝佳之地。
总的来说,厦门黄厝是一个充满历史韵味和文化底蕴的地方,无论是对于历史爱好者还是普通游客,都值得一游。
到此,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厦门与历史文化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,希望介绍关于厦门与历史文化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。
[免责声明]本文来源于网络,不代表本站立场,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,请联系邮箱:83115484@qq.com,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,保证您的权利。转载请注明出处:http://www.chekerao.com/post/69632.html